5月6日,由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承担编写工作的《中国燃气用具行业自主品牌建设研究报告》通过项目审核。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轻工一处处长汪敏燕代表工信部参加项目审核会。中国五金制品协会理事长张东立、常务副理事长石僧兰、副秘书长柳润峰以及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综合业务部处长王旭华、中国标准化协会技术部主任张秀春出席会议。
《中国燃气用具行业自主品牌建设研究报告》收集了燃气用具行业国内、国际发展现状和品牌建设情况,通过对中国燃气具行业30年来发展历程、国外同行业品牌建设情况的详细调查,深入分析品牌战略对燃气具行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报告中指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品牌战略一直是燃气具行业发展的根基,当时南京玉环、广东神州、广东万家乐和沈阳沈乐满并称燃气具行业四大品牌;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华帝等品牌异军突起;2002年,中国名牌产品评价通过政府层面肯定了名牌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成果;2003年,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对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7家企业进行调查,其销售量平均增长30%以上。国家级名牌评价对市场的引导作用非常显著。2006年,为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推进产品结构调整,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开展了"中国燃气用具十大创新机型"评价活动,企业对于依靠科技创新作大、作响品牌有了更深层次认识。
会上,张东立、石僧兰还分别就出台有利于燃气具行业发展的产业政策、解决燃气气源、推动民族品牌建设等问题提出建议。汪敏燕表示品牌建设不是一个单纯话题,它包含了产业政策、技术改造、产品创新等,希望协会能将上述问题反映到报告中,这将为政府部门制定产业政策、推动行业发展、惠及消费者起到积极意义。
专家表示,《中国燃气用具行业自主品牌建设研究报告》对行业以往品牌发展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下一步行业品牌建设的指导方针和重点工作,提出了行业品牌建设的政策性建议具有一定操作性和可行性,为工业部门开展行业管理提供了工作参考和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