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中国五金制品行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以下简称《大典》)修订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大典》是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基础。此次修订是根据行业申报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达的轻工行业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人无数的要求,五金行业承担其中"工具五金制作工"、"建筑五金制品制作工"、"制锁工"、"铝制品制作工"、"日用五金制品制作工"、"五金制品检验工"六项的修订任务。来自相关行业的专家和企业代表近20人出席了本次会议,中国五金制品协会理事长张东立、常务副理事长石僧兰、秘书长金立新、副秘书长吕基英、孟凡波、柳润峰共同出席,会议由孟凡波主持。
在会上,石僧兰首先就修订工作的意义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作出要求,她指出,随着社会的进步,行业的发展,产品功能、生产工艺和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有的职业分类已经不适应目前行业的行业现实,修订《大典》势在必行。她还表示,修订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未来对于强化行业培训工作,提升人员素质,最终提升行业水平,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来自轻工业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办公室的马泽生表示,大典的上次编制工作于1995年初启动,1999年初通过审定,距今实际已经16年,在这段时间里,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典的不少内容有待改变、完善和补充。随后他与在座的专家和领导对大典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初步的逐条修正和讨论,与会者纷纷提出意见,踊跃发言,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在经过此次初步的讨论之后,《大典》五金部分的基本框架已经确定,随后各相关行业的专家和领导将进一步对确定的的内容展开细致的修订工作,初稿将于
在总结中,张东立对本次会议所取得成功表示称赞。他指出,本次会议非常成功,取得了圆满的成果,对于今后修订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他表示,修订《大典》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参与其工作,被记录其中,对于提高五金行业地位,规范行业发展,扩大影响力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行业的相关代表能够深入行业,做好功课,提供技术平台,争取事半功倍的做好《大典》修订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