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24日,应浦江县政府邀请,中国五金制品协会会同行业专家组成专家组,考察当地挂锁产业基地发展情况。本次专家组由中国五金制品协会理事长张东立、副秘书长吕基英,国家日用五金检测中心主任毕智涛,日用五金分会秘书长周和平,制锁分会秘书长张永治组成。考察的目的是进一步了解浦江挂锁产业基地发展情况,对浦江县政府申请"中国挂锁产业"基地进行实地调研。
专家组一行,先后考察了梅花、金垒、吴氏、白马等8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对浦江挂锁行业进行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据了解,浦江挂锁产业起步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改革开放后,浦江制锁人看好挂锁行业的发展前景,纷纷开始涉足挂锁生产行业,至1998年已拥有挂锁生产企业500余家。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浦江挂锁行业以提高企业整体素质为核心,开始进行二次创业。通过技术改造、品牌建设等手段,开始上规模、上档次,并涌现出梅花、金垒、吴氏、白马等一大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成为我国最大的民用挂锁生产、出口基地。
截至2010年,浦江共有挂锁成品及配件企业815家,年产挂锁12.5亿把。实现工业总产值40.45亿元,完成销售收入39.76亿元,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4家,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8家。
考察组专家认为,浦江挂锁行业近四十年来,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扶持下,依托毗邻义乌小商品市场的便利条件,在当地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在挂锁制造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是近些年来,当产业集群形成后,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投入,依靠新技术新设备改造传统产业趋势明显,形成了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基本具备了产业基地称号授予条件,"中国挂锁产业基地"称号的授予,实至名归。
中国五金制品协会理事长张东立在代表专家组做总结发扬时,首先感谢浦江县委县政府长久以来对挂锁行业的大力支持,代表专家组宣布,同意授予浦江县"中国挂锁产业基地"称号。同事,张理事长还强调,产业基地的授予,不是简单考察、发牌,而是要和地方政府达成共建的目标。要通过基地的命名,推动浦江挂锁行业实现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以及协会提出十二五期间行业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