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强集团二十五年的奋斗足迹,犹如朴实真挚的历史画卷,见证了国强人将企业文化与经济建设的有机结合和创造,诠释了国强人锲而不舍、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和魄力,彰显了国强人聪明睿智、无往不胜的卓越才能和胆识,浓缩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辉煌历程和业绩……
历史在前进,时代在变迁
当历史的巨轮航行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美丽富饶的金丝小枣之乡,一支精心致力于小五金事业的队伍,高举着争创世界五金大王的旗帜,以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开拓进取、励精图治的崇高斗志,迈着巨人的步伐,踏着时代的节奏,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壮丽篇章……
眺望如今的国强集团,映入人们眼帘的是现代化生产车间与厂房,低碳、环保、花园式厂区令人心旷神怡、乐而忘返。二十五年前濒临倒闭的小型集体企业木器厂,已发展成为占地面积27万多平米,拥有员工2000多人,总资产8亿多元的大型企业集团。产品涵盖了高档建筑五金、箱包五金、家电五金、汽车五金、环保木塑复合门、房地产开发、无机高效热管太阳能热水工程、锅炉余热回收装置、电热辐射供暖系统、有机蔬菜、杂粮、小枣种植、农庄生态旅游、乌驴养殖等十余大系列3000多个品种,畅销国内各省、市、自治区,出口欧美、非洲及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1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超过十亿元,利税近2亿元。
起步篇
国强集团的前身是乐陵县木器厂,始建于1953年。由最初的木业联社、汽车配件厂、砖瓦厂三厂合并而成,几经变迁于1979年定址在现集团公司驻址。
至1987年,走过34个年头的木器厂濒临倒闭。正是这一年,宋国强临危受命,担任乐陵木器厂厂长兼党支部书记。此时,木器厂财务保险柜仅有现金1.8元,而外债却达85万元。
面对员工心灰意冷和死水一潭的局面,宋国强果断采取了三项变革:一变管理制度,以人为本更新观念,建立能者上、庸者让、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二变产品结构,更新换代,物尽其用,土法改造棉柴硬质纤维板,筹资100万元新上纤维板生产线,半年时间创产值190万元,实现利润45万元;三变经营机制,打破"三铁"旧体制,组建新一届领导班子,为企业的顺利发展提供组织保障。一年艰苦奋斗,三年创业发展,1990年即实现产值500多万元,创利税100多万元,一跃成为当地的明星企业。
同时,经过半年时间的奔波,宋国强与一位香港来大陆寻求合作的企业家,几经洽谈,双方共同投资155万美元引进台湾先进模具和电镀生产线,于1990年9月在乐陵木器厂内兴建了乐陵第一家合资企业"乐港五金制品有限公司"。从此,宋国强与五金结下了不解之缘。
凡生产五金产品之类,关键是模具设计生产和表面装饰工艺。可想而知,当时我国还处在对外开放的起步阶段,又在中国北方的偏远落后地区,要靠一群木匠来生产五金产品,简直是异想天开不自量力。
面对着既无技术人员,又缺少资金和设备等重重困难,还要克服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阻力。宋国强审时度势,决胜千里之外,运筹帷幄之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针,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一位副总带领青年骨干到省机械工业学校进行技术培训,一位副总带领企业员工做项目开工前准备,并先后聘请香港、台湾技术专家实地指导。从项目审查立项、土建开工建设、进口设备、材料考察购进,到安装试车出产品,历时一年半时间,一个五金生产企业初具规模。
发展篇
1992年,一曲"春天的故事"唱响中国大地。此时的国强人群情激奋,士气高昂。创新先进技术,招募天下英才;优化体制管理,实行股份制改造;强化质量体系,提高经济效益;扩大经营规模,抢占国内外先机,成为国强人的生命主旋律。企业先后与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电加工研究所等联合合作。1991年9月,投资80万元建起了模具制造中心。至1992年底,基本建立健全了五金产品生产工艺、产品质量检验标准、设备管理操作规程等项管理制度和措施。同时加大企业改革力度,干部竞争聘任上岗,员工优化双向组合,工资动态透明管理。 1993年公司由艰难走向顺利,5月份达到了密码锁月设计生产能力10万套,实现了国强人生产五金以来的第一个夙愿。1994年企业步入快车道。一年的辛勤努力,月产密码锁34万套,月销售收入达440万元,改革开放,企业大发展。
为迅速提高五金产品质量,努力打造"国强"五金著名商标品牌,企业始终把握"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市场是检验产品质量的唯一标准"这条主线,将产品质量管理贯穿于整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控制全过程:对内全力打造过硬的企业团队精神;对外注重产品质量和产品品牌形象的宣传和建设。创业初期,董事长宋国强亲自上阵,和工人们战斗在一起,连续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强化产品质量管理和技术攻关战役。高度的认识和严格的管理,促使产品质量有了质的飞跃和提高。"国强五金、件件精品,国强五金、年年创新"成为国强人的座右铭。2000年企业一次性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标准体系认证,为国强五金走向世界取得了绿色通行证。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国强"品牌越来越深受广大用户青睐和信任。2006年底,以其优秀的产品质量和绝对优势的市场占有率成为建筑五金行业中唯一一家"中国驰名商标",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乃至亚洲的小五金生产基地。
1995年9月18日,时任山东省省委书记再次视察国强公司,欣然挥笔题词:小五金大产业,上水平增效益。1996年1月31日,山东省经委对扩建箱包五金项目批复立项。4月18日,对原老窑厂耸立了三十多年,四十多米高的大烟囱及水塔实施了爆破拆除。5月28日,投资1600万元,建筑面积6000平米的扩建工程奠基。10月25日,曾使木器厂起死回生的纤维板生产线光荣退役。一个集模具设计开发、压铸制造、冲压加工、表面装饰、检验包装为一体的建筑五金、箱包五金、家具五金、汽车五金生产制造基地日臻完善。1998年7月18日10时18分,在18响礼炮的伴随下,改制后的"山东国强集团"宣告成立,至此国强集团开始书写历史发展新篇章……
创新篇
2008年下半年,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终于爆发成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面对突发危机董事会果断决策:转方式调结构实施新突破,强化市场营销网络覆盖二、三线城市,着力开发家电五金、汽车五金、经济适用房五金、环保木塑复合门、胶条,多元发展高效生态有机农业种、养殖项目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战略举措,国强人身先士卒奋勇当先,化危机为机遇力挽狂澜。
1、推进五金产业发展,加快与国内百强房地产商中信国华、万科等强强联合,国际重点转移面向印度、东欧、独联体等发展中国家;与海尔、美菱、时风、北汽富田等建立合作关系,加快家电五金、汽车五金开发力度;组织成立援川市场攻关队,同时加强内部生产、经营、质量管理,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投资近千万元在青岛建设五金生产加工厂,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和客户保持零距离,强化推进产品市场占有率。2011年投资2.2亿元建设国内最高水平现代化五金工业园,现已全面投产。该项目的成功建设,无论从生产设计规模、产品研发能力、工艺管理水平、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国强五金的霸主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
2、积极探索发展高效生态有机农业,全力解决菜篮子、米袋子等关系居民饮食安全切身利益大问题。投资5000多万元发展枣园生态种植、旅游、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引进吸收美国亚联微生物肥技术,推行粮食、果蔬、禽蛋、乌驴等有机无害化种植、养殖。有机粮食、蔬菜、禽蛋等产品通过多家权威部门检测认证,取得了通向国际市场通行证。
3、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占地150亩德州国强环保木塑门生产线,年产10万堂环保木塑复合门、胶条项目一期工程全面建成投产。
4、投资2000多万元扩建博源科技公司建设,瞄准节能减排综合利用项目,推进无机高效新型热管技术系列产品、工业锅炉及余热回收再利用、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环保节能便民太阳能洗浴房、电热地暖等产品推广与应用。
5、投资3亿元开发建设10万平米高档房地产项目,打造乐陵最高档次商务和住宅区,填补乐陵市东城区商业服务、教育等配套设施空白。
6、2011年国强公司跨入资本运作新阶段,一个超常规、跨越式快速增长时代正在到来……
成果篇
国强五金是国内最早引进欧式门窗五金的生产企业,从中国领军到开启世界,在行业十年连续统计中7年保持销量第一,成为国内建筑五金行业排头兵。先后完成了十余项省、部级项目攻关计划,参与制定国家及行业建筑五金标准起草20余项,申报获得国家专利140余项,注册国家商标83件。积极争取国家无偿资金支持和带动,努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发展,大力增强科研开发能力与水平。先后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两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重点高新技术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