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外交部、工信部等12家国务院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和联合发布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开展境外投资的实施意见》,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据介绍,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力量,有其独特的竞争优势和重要意义。民营企业通过境外投资参与国际竞争,增强了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也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发挥了积极作用。
《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做好境外投资的投向引导,完善境外投资产业和国别导向政策。当前对国家鼓励的民营企业境外投资项目的政策支持,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在宏观调控、制订国内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进行国内产业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及国内配套项目立项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在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或备案和境外投资设立企业核准时予以优先支持。
二是在财税金融方面进一步充分发挥现行专项政策的作用,积极落实好企业境外缴纳所得税税额抵免政策,鼓励国内金融机构为民营企业境外投资提供多种方式信贷支持。政策性信用保险机构对国家鼓励的境外投资重点项目优先提供投资咨询、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及投资保险等境外投资风险保障服务。
三是在信息交流、领事保护、人员出入境、外派人员审批、进出口经营权登记服务等方面提供便利和协助,在政府及政府部门间的双多边合作机制下予以重点推动和支持。今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各种所有制企业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
尼日利亚将禁止进口本国可以生产的产品
尼日利亚联邦政府为了保护本国产业,提高生产能力和发展水平,为当地人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减少外汇支出,将禁止进口本国可以生产的产品。据尼日利亚媒体报道,尼日利亚联邦贸易与投资部长阿贡加近日表示,联邦政府为了保护本国产业,提高生产能力和发展水平,为当地人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减少外汇支出,将禁止进口本国可以生产的产品。这项新措施是联邦贸易与投资部根据总统改革进程所制定的国家产业革命计划的一部分,目的在于提升尼日利亚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7月外汇占款减少38亿元
外汇占款的再度减少,显示出美元走强背景下跨境资金的外流趋势,或将对央行近期货币工具的使用带来一定影响。
中国人民银行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末我国外汇占款余额达25.6575万亿元,7月份当月外汇占款净减少38亿元。
外汇占款是央行和商业银行收购外汇所形成的投放于实体经济的资金。据悉,这是今年以来我国外汇占据第二次出现月度减少现象,上次月度负增长发生在4月份,当月外汇占款减少600多亿元。
欧债危机的持续发酵作用下,美元作为全球投资者的最主要避险货币,从80点高位一度上攻至84点高位,在7月份走出了一波上扬行情。与此同时,人民币在即期市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跌,个别交易日触及1%的跌停线。人民币与美元的此消彼长,令一些贸易商更愿意持有美元,减少结售汇行为。
上半年轻工产品遭贸易救济调查5起
上半年,国外对华轻工产品启动的贸易救济调查数共5起,同比增加2起,增幅为66.7%。其中,反倾销3起,反补贴和涉华保障措施各1起。
国外对华轻工产品的5起贸易救济调查由4个国家(地区)启动,分别是欧盟、墨西哥、巴西和欧亚经济委员会议。其中,除欧盟2起外,其余国家(地区)各1起。
在国外对华轻工产品启动的5起贸易救济调查中,2起涉及家居用品,具体为陶瓷餐具和厨房用具、生铁浴缸,调查形式均为反倾销;1起涉及儿童用品,为儿童自行车,调查形式为反倾销;1起涉及酒类产品,为红酒,调查形式为保障措施;1起涉及自行车,调查形式是反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