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青公司在创立之初以生产燃气具配件为主,后来以出口整机为主,现在出口占公司销售额70%以上。近几年,长青公司开始围绕低碳经济做文章,开发低碳、可再生能源产品,但从总体上说,长青仍然是一家以生产燃气用具为主的企业。对于"低碳",我的理解是,在消耗同等能源的前提下,产生碳排放最少。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后,中国做出了重要承诺,要实现这个承诺,是不容易的,但也有其可行性。作为燃气具行业,我们要顺势而为。
首先,中国家用燃气来源开始以天然气为主。举一个例子,如果一个中国家庭厨房一年消耗天然气约为160立方,按照中国2亿家庭使用天然气洗浴、做饭计算,每年消耗约700亿立方天然气。每消耗一吨天然气,所产生的碳排放约为0.63公斤,所以我们的产品每提高1%的能耗比,就有可能减少碳排放44万吨。如果提高各种政策的配套,我认为燃气具产品提高1%或者更高的能耗比,是比较容易实现的。
问题是,生产低碳产品,意味着造价提高,以我们公司最近推出的一款燃气灶为例,它的热效率达到65%,与目前国标嵌入式灶具热效率为50%相比,它的热效率提高了15%,相当于节省了30%左右的燃气消耗量,但这款产品的生产成本也提高了30%,相应的这款产品的价格也提高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减少多少碳排放,不是他们购买产品的第一决定要素,他们首先要看的还是价格。所以我认为,低碳产品的前期推广还是要依靠相应的政府在政策、经济方面的支持,让消费者使用低碳产品成为一种习惯,这样大家就可以接受这类产品。
其次,低碳经济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最近一些西方国家在碳排放的问题上给中国施加了很大压力,表示如果中国不能达到承诺,或者不接受碳排放监管,以后中国的出口产品要征收碳关税,一旦实行,将给每吨中国出口产品增加70美元关税。对于企业来说,做好低碳产品已经是必须考虑的问题。长青公司以出口为主,因此最近一直在围绕如何开发节能减排产品做工作。
目前国内家用加热产品主要以燃气、电、太阳能为主,一般人认为,燃气产品用火直接燃烧可能会产生更多的排放,但这个问题需要进行认真论证:电力是二次能源,中国的发电又以火力发电为主,在发电过程中实际上已经产生大量的碳排放,同时,能量转换、运输过程也有一定程度的损失;太阳能产品以消耗太阳能为主,但有人质疑,在炼硅制作太阳能面板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排放,生产产品时所消耗的能源和排放,不应该被忽视。相比而言,燃气具产品使用的是一次能源,高效率的产品还能达到节省能源的效果。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提出几点希望:第一,希望国家今后出台政策,能以不同能耗比区别对待,比如税收、补贴;第二,希望家电下乡政策能覆盖所有优质、低碳的燃气具产品;第三,希望对出口产品能保持一个稳定的出口退税政策,让企业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政策消化;第四,希望能加大对使用低碳产品的宣传力度,让我们这个行业能够得到更快发展,同时也使国家有关节能减排降耗的政策得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