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五金网】俗话说,"一流企业做标准"。产业集群想要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就不但应该消灭无标生产,还应该通过制订和实施企业联盟标准,不断提高产业技术门槛,促进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打造高标准的产业集群品牌。
地方标准、行业标准高于国家标准的现象,在东莞并非个案。截至上月底,东莞市已制定并发布了包括长安五金模具、横沥塑胶模具、道滘米粉在内的11项联盟标准,道滘粽、虎门电缆等行业联盟标准也即将发布。东莞市的这个行业联盟标准,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远高于国家标准,例如,东莞标准的取水量,比国家标准节省30%以上。
现状??大量存在的无标无序生产
"东莞制造"一直名声很大,虎门服装、厚街家具、大朗毛织、常平商贸……经过多年的发展,"一镇一行业"已颇具规模。东莞目前已经认定的市级产业集群有15个,涉及电子、光电、汽车、模具、家具以及文化创意等行业。
然而,"东莞制造"存在着一个隐忧:一些行业缺乏具有行业竞争力的统一标准。
市质监局标准化科科长张小娟说,拿道滘米粉来说,虽然它在珠三角一带都非常出名,但在过去,不少生产企业却连最基本的QS质量认证都没有拿到。道滘地处水乡,过去以盛产稻谷驰名。发展至今,"道滘米粉"早已誉满珠三角。但很现实的问题是,道滘米粉是传统产业,生产米粉的曾经是作坊。由于各方面条件不达标,甚至连QS认证都拿不到,可以说是无标生产。
当然,这仅是冰山一角。这些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全市不少特色产业早已形成一定集聚规模,但也正是由于新产品开发的加快,一些早期制定的标准跟不上行业的发展速度,使部分产品的生产无标可循,这也造成了产品的无标生产状态。
张小娟说,如果再加上国家和行业标准与产品真实质量要求不相符合的现象,无标生产的例子会更多。市质监局对企业的摸底调查也发现,无标生产确实不少。无标生产的存在,不仅使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也无法保障企业今后的发展。如果缺乏统一的生产标准,整个行业最容易产生的就是无序恶性竞争。
市质监局和市经信局在近年来对企业的摸底调查中,已经了解到无标生产问题的严重性。由于没有标准或使用标准不同,个别不法企业便用劣质材料来生产,再以低价格来抢占市场,这样的恶性竞争对整个行业来说无疑是重大的打击。
对策?? 以联盟标准掌握话语权
从政府层面来看,制定行业联盟标准并广泛推行,可以破解无标生产的一系列问题,进而打造产业集群品牌。
还是以道滘米粉为例。在珠三角广负盛名的道滘米粉,曾经以小作坊加工为主,规模较小,总量含量低,竞争力较弱,未能形成规模优势和品牌形象。
在政府的推动下,道滘米粉生产厂家现在已全部取得认证,并于2009年4月发布了道滘米粉联盟标准。这一标准切实帮助了道滘镇的米粉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推行了行业联盟标准的道滘米粉企业,在规范经营、提高质量、保证食品安全等方面有了显著的变化,提高了整体竞争力。
目前,道滘镇米粉日产量达到1000吨以上,每吨成品增加产值300至400元,预计全年增加产值超过9000万元,米粉产品自检合格率保持在96%以上。
另一个例子是,2009年10月,长安发布模具联盟标准。据市质监局介绍,长安共有1000多家模具企业,年产值达150亿元。但因为国家标准相对滞后,指标要求偏低。根据本产业集群特点,长安镇和企业参考先进国家日本的模具行业标准,制定出八个模具系列联盟标准。该行业联盟标准实施后,有效地提升了长安模具的整体质量水平。
总体来看,行业联盟标准的实施,都能在一度程度上优化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升区域品牌整体竞争力。
市质监局和市经信局还在继续对各行业进行摸底调研,目前形成的基本模式是:经过对产业集群所在镇街,以及相关行业协会对集群内企业乃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执行标准情况进行摸底调查,选择适当的产业集群推行联盟标准,以提高产业技术门槛,消灭无标生产,打造产业集群品牌,形成了"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的运作模式。
效果?? 企业参与意识有所提高
在2009年前,对于"行业联盟标准",大多数企业还是非常陌生的。
对于这一点,一直在推进标准化工作的张小娟感受颇深。张小娟说:"别说行业联盟标准,以前就是参与国家标准的制订,很多企业都没这个意识。"在她的记忆中,广东企业曾经普遍不太重视标准的制订。例如,广东是凉果生产大省,但却要执行以北方蜜饯的生产工艺为参照的国家标准。由于生产工艺和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不同,使得在后期的检测中,对广式凉果做出了不合格的判定。这件事影响非常大,让很多企业开始认识到参与制订标准的重要性。
到了2009年,随着各方面对联盟标准的宣传和推进,一些企业的认识发生了变化,甚至积极申请加入到标准的制订中来。
从一组数据可以看出端倪。至2009年底,东莞全市企事业单位共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地方标准205项,其中国际标准4项,国家标准110项,行业标准81项,地方标准10项,承担全国专业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工作组(TC/SC/WG)秘书处12个,制订并发布了11项行业联盟标准。企业参与的范围也不断扩大,涵盖了全市电子信息、食品、五金、建材、纺织服装、电气机械等重点行业。
张小娟介绍,企业愿意参与标准研制,是因为参加标准研制能提高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掌握标准话语权,可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引导企业自愿承诺加入标准联盟,可以促使标准化水平较低的企业参与标准的制修订与宣传贯彻,对企业了解标准化的概念、提高标准化意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当然,为了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标准的制订,政府也有政策导向,对企业进行资金奖励。如《东莞市推进制造业标准化工程实施办法及操作规程》第11条规定,每主导制定一项联盟标准,奖励5万元。第20条规定,每年资助2—3个技术标准试点镇街,每个试点镇街资助20万元。每年资助10家技术标准试点企业,每个试点企业资助5万元。
障碍??专业人才缺乏
虽然有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与中山等城市相比,东莞的行业联盟标准化之路还只是个开始。
目前,对于推动行业联盟标准来说,东莞几乎完全是以政府为主导,即发动几家大型企业来制订,再由政府公示征求意见然后发布。此后,达到标准的企业可以再自愿申请加入。
但是,真正意义上的行业联盟标准,其宗旨是提高企业对标准的意识,由企业自己主导发起制订,但迄今为止,东莞由企业自发组织发起制订联盟标准的例子几乎还未出现。
何况,行业联盟标准在东莞仍处于起步阶段,整体来看效果并不明显。加不加入行业标准,对企业来说并无直接的改变。因此,主管部门也认识到,目前确实只能依靠与政府的合作来推动,大多数企业标准意识的提高仍需要继续努力。
标准化人才极其匮乏也是阻碍标准化战略的一大因素。张小娟介绍,东莞有许多产品都是无标生产,缺乏标准化方面的专业人才来制订标准,是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
从政府对企业的摸底情况来看,很多小工厂根本没有标准化专业人才。企业就算是知道有这么回事,也没人去制订,只能不了了之。张小娟说:"不仅是大众型标准化人才缺失,复合型的标准化高级人才更是匮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市质监局在去年底免费举办了标准化高级人才系统班,力求在2012年培养出200名以上懂外语、技术和市场的复合型人才,逐渐改变人才匮乏的局面。
案例
勤上光电与LED路灯地方标准
虽然仍处于开始阶段,但东莞已有一些企业以个体或群体的名义,自发参与行业标准的制订,并且获得政府认可。企业这种自发行为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实施过程中的难度如何评估?
首个LED路灯地方标准
去年7月1日,《广东省LED路灯地方标准》开始实施。标准一般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在LED路灯行业,当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缺失,《广东省LED路灯地方标准》成为国内首个地方标准。
该标准适用于250V以下直流电源或1000V以下交流供电的道路、街路、隧道照明,及其他室外公共场所照明用LED路灯,规定了LED路灯的定义、产品分类、型号和命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要求等。
这个地方标准是由东莞勤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勤上光电")承担制订的,其前身是勤上光电LED路灯企业标准。据勤上光电战略发展部经理梁鸣娟介绍,6月3日,勤上光电又成为制订《广东省城市道路LED照明检测方法》和《城市道路LED照明设计标准》两项地方标准的承担单位。
标准奠定龙头地位
为什么勤上光电如此热衷于制订标准呢?
作为新兴的照明行业,LED灯具尽管具有节能、寿命长、高效等优点,但部分企业出现低价倾销、恶性竞争等行为,质量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梁鸣娟说,2007年,LED路灯行业并无统一标准。为了公司的长远发展,勤上光电开始实行严格的企业标准。后来省市有关部门到勤上光电考察,对该企业标准颇为赞赏,于是促成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