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钢与日钢的重组眼下已发展成了一部"罗生门":来自日钢的声音称重组已经暂停,山钢高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重组日钢仍在按照部署推进。
而11月18日,山东国资委一位官员也向本报笔者表示,国资委这边并未听说山钢已停止重组日钢,重组暂停仅是日钢单方面的说法。
日钢要重走自己路?
对于外界来说,看出山钢重组日钢可能出现变故源于11月5日日钢官网上的一则企业新闻。该新闻称,10月30日,京华日钢(控股团体(日钢团体母公司召开了2011年生产经营动员会。而这次动员大会"是一次承前启后的重要会议,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据悉,一向低调的日钢董事长杜双华在此次动员大会上称,之所以召开京华日钢(控股团体大规模的会议,是由于自2008年5月7日至今的两年时间内,公司重点主抓重组评估工作,尤其是在最近的两个月内,公司全力进行评估工作。目前,评估工作基本结束,抽调的职员要重新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本次生产经营动员会的召开,就是要求从今天开始,工作重点要转向生产经营工作。
而日钢党委书记廖海亭的话更为直接。他说:把思想从以重组为中心转到以生产经营为中心;把千方百计地多评估、多卖钱,转到千方百计地搞经营、搞治理、多赚钱、进步效益上来;把全部精力从考虑以重组为重点,转向狠抓企业发展为中心。
上述新闻同时称,杜双华要求各单位用1个月的时间来编制2011年计划及今后五年的发展规划,再用1个月的时间来进行审定,终极制定出团体总的发展规划。
显然,这与此前日钢关联公司开源控股在港交所发布的公告内容有明显冲突。此前开源控股公告称,山钢团体对日钢的重组将于今年11月30日前完成资产收购交割,重组方案也将发生重大变化,山钢团体将以一次性收购日钢所持资产的形式完成。
一时间,市场纷纷猜测,是否山钢重组日钢已然无门,所以杜双华才欲重走自己的路,打造出一个五年发展规划来?
联姻闹成"罗生门"
岂不料,事件往下发展,大有上演一场《罗生门》的趋势。
先是有媒体援引日钢内部人士的说法称"山钢团体已决定暂停重组日钢",理由是山钢团体对于评估结果不满足,延长了过渡期,将重组计划推延到"十二五"期间。
同时,还有说法称,按照最新评估结果,山钢要一次性买断日钢的资产,需要支付80至100亿元的现金,而对于山钢来说,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比较困难。
但很快,有山钢高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驳斥了重组停止的说法,称"往年9月6日,山钢与日钢签订了第一次重组协议,但今年8月30日,重组方案发生了变化,重组的资产范围扩大到了日钢其他相关资产。目前评估工作并未结束,评估报告尚未出来,何来山钢因估价过高而遇阻一说。"该高管同时表示,山钢是山东最大规模的企业,既然当初签了协议,就会按协议执行。
此外,对于外界质疑山钢资金支付能力不足的说法,也有山钢人士夸大,目前各大银行对山钢的授信总额已经达到3000多亿元。言下之意,山钢"不差钱"。
目前评估工作并未结束,评估报告尚未出来,何来山钢因估价过高而遇阻一说。"该高管同时表示,山钢是山东最大规模的企业,既然当初签了协议,就会按协议执行。
此外,对于外界质疑山钢资金支付能力不足的说法,也有山钢人士夸大,目前各大银行对山钢的授信总额已经达到3000多亿元。言下之意,山钢"不差钱"。
这场双方各说各话,借着媒体"隔空放话"的重组到底是暂停了还是在进行中?11月18日,本报笔者为此致电山东国资委询问相关情况。
"国资委这边没有听说重组停止的事情,(说暂停那是他们(日钢单方面的说法。"山东国资委资本运营与收益治理处的一位负责人性,但他同时表示,其他情况不方便透露。
"拿下"日钢或是场持久战
固然山钢重组日钢忽然横生枝节,但在外界看来,此事虽在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日钢一向以盈利能力强而着称。资料显示,2009年日照钢铁年产钢1200多万吨,实现销售收进360亿元,利税超过7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