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一位从事建筑钢材现货销售的钢贸商人士对笔者称,由于春节前对后市看好,因此与其他不少钢贸商一样都囤了不少高价现货,"元宵节前后成交量很小,每天只有几吨"。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盛志诚告诉笔者,目前华东建筑钢材市场主流报价接近5000元/吨,而现货价格才4800元/吨左右,倒挂幅度约在每吨200元。 在元宵节(2月17日)前后的一周里,国内现货钢材市场上演"冲高回落"。据知名现货交易平台西本新干线数据显示,2月18日上海市场三级螺纹钢价格较2月16日4980元/吨下降60元至4920元/吨。
上述钢贸商人士预计,后市可能不乐观,从钢材期货市场已经可以提前预测,市场出现下行"拐点"可能增大。
西本新干线数据显示,上海终端采购量始终不见起色,而中间需求则基本持观望态度,成交的持续清淡无疑进一步加大了商家的出货难度。
盛志诚对笔者称,按照季节惯例,元宵节前成交低位都属正常现象。但今年适逢楼市调控从严,加之期钢大跌,明显打压商家心态及预期,故市场会出现全面降价出货现象。
据商家反馈,从综合进货成本和资金成本来看,年前囤积的存量资源目前的平均利润空间在每吨100元至200元,"这个空间其实并不丰厚"。
西本新干线发布报告称,从需求预期来看,接下来阴雨天气即将结束,元宵节后工地开工率将有所增加,需求形势将会有所改善。
对于3月份钢材市场,或许钢厂更为"乐观"。近日,武钢、宝钢相继出台3月份价格政策,钢材出厂价格普遍大幅上调200-600元/吨不等。
不过,中国联合钢铁网分析师胡艳平称,国内钢市的风险正在逐步加大,"去年10月以来,宝钢出厂价均以上调或平盘为主,大部分品种税前累计提价幅度达到600元至960元/吨。如此高的订货价格,代理商和下游生产企业成本压力将较前期明显加大,部分终端用户也会意识到价格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