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国际金融危机的雾霭仍笼罩着全球五金业,但中国五金市场却率先回暖,全行业呈现出恢复性增长。据海关统计,2010年,全行业进出口总额达到749.23亿美元。同比增幅达30.1%,其中出口总额为575.1亿美元,同比增幅达31.4%;进口总额为174.12亿美元,同比增幅26%。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1至10月,全行业销量比上年同期增长27%。
中国网:中国五金制品行业何以实现如此快速的增长?"十二五"期间,五金行业将有怎样的发展战略和发展重点?笔者采访了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石僧兰。
萎缩的国际市场需求给全球五金业造成了重创,中国五金行业何以实现持续增长?
石僧兰:在发展的低谷中,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引导全行业调整策略,加快转型和结构调整,由出口为主转为"内贸外贸并举、国内外市场并重"的两条腿走路,持续开拓国内市场。而这种积极的带动作用成效显着,引发了五金行业的全面反弹,尤其在内销上呈现出爆炸性增长,实现了全行业27%的高增速。
中国网:在"十一五"高速增长的基础上,五金制品行业将在"十二五"期间有哪些重大部署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石僧兰:"十二五"规划有了更高的要求。国家提出产业向低碳环保转型,但具体怎么转,则需要行业和企业结合自身状况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深层次的改变。
转型不是转行,不是从现在的生产领域转向其他的生产领域。实际上,产业转型的核心是提升,是从现有状况向更高层次的产业模式迈进。近段时间,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根据"十二五"规划的走向和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提炼出了"十二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