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改革开放和1999年温州剃须刀行业协会成立以来,温州剃须刀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未的剃须刀行业是温州轻工支柱产业中一个新兴行业,作为成熟男子的必备美容工具,在中国这个人口大国和世界上都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1989年,我国往复式电动剃须刀产品在温州鹿城区几家小厂诞生。当初基本上是家庭作坊生产,工厂规模小,设备简陋,手工操作,产品外观粗糙,体形笨重,但它凭着低廉的劳动成本,迅速的仿造工艺,以极其低廉的价格,抢占了市场。1993年市委提出了二次创业之后,温州剃须刀企业迅速发展,通过股份制改造,扩大了生产规模,促使产品向系列化发展,并开始进入国际市场。1999年12月协会成立后,温州剃须刀行业发展迅速,从加大科技投入入手,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优化产品结构,不断提升产品质量,致力开展创建国家级剃须刀区域品牌活动,并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如今,全行业拥有剃须刀制造企业100多家,主要分布在鹿城、瓯海、龙湾三区,全年剃须刀生产销售额达20亿元,占全国剃须刀市场60%的份额,并有60%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欧洲及中东100多个国家与地区。一个中国剃须刀民族区域品牌已在温州跨越崛起。
温州市剃须刀行业协会是我国唯一一家剃须刀行业协会,组建于2002年1月,上溯前身成立于1999年12月鹿城区剃须刀行业协会。协会遵照"服务、创新、维权、自律"为宗旨,集聚全行业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政府与企业之间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引领剃须刀行业做强做大、做专做精,在专利挑战中发展,在品牌战略中提升,在金融危机中突围,使温州剃须刀行业发生巨大的变化,取得了卓著的业绩。
(一)打响了行业区域品牌。协会成立之后积极地牵头实施品牌战略,在业内培育区域品牌,树立品牌意识。2001年初,由协会制定了剃须刀行业十五发展规划,提出"制造、研发、信息"三个中心,"专利、标准"两项研究,一个品牌突破的总体目标。2001年9月5日,温州首家被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授予"中国剃须刀生产基地"荣誉称号。以此为契机,引导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创造行业争创品牌氛围,实现行业"有牌无名"零的突破,2008年率先获得唯一"中国电动剃须刀行业标志性品牌",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中国剃须刀知名品牌"8个,"浙江名牌"1个,"浙江五金名品"9个,还有一批企业产品荣获"温州名牌、出口名牌、知名商标"称号,拥有行业授权专利从协会成立前9年99项增加到475项的自主专利体系,其中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71项,外观设计专利386项,占国内行业37%。温州剃须刀行业开创了民族剃须刀品牌以明显的优势与国际品牌相抗衡的新局面。
(二)打赢了涉外专利官司。面对国外专利挑战,协会始终坚持引导企业积极应对,并取得显著成效。2002年以来,温州剃须刀企业两次依法正面应对荷兰皇家飞利浦电子有限公司3件专利诉讼案。首次应对两件专利诉讼案,从2002年4月至2005年11月,历时三年半,温州剃须刀7家企业联手应对,连胜6场官司,使飞利浦公司4项外观专利权无效。第二次应诉,是飞利浦公司凭借其1项剃须刀发明专利起诉协会一家企业侵仅,该企业鼓起勇气,予以正面应诉,会长带头组织企业联盟,合力支持,积极应对,于2008年12月1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依法作出12676号审查决定,宣告飞利浦该项发明专利权无效,使温州剃须刀企业应诉取得实质性突破。行业协会在涉外专利诉讼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协会与各级专利部门密切配合,反映情况,提出建议,争取领导关注和支持;二是在协会内部设立知识产权部,建立协会国家安全小组,聘请协会常年专利顾问,使协会该项工作机制得到加强;三是启动剃须刀专利战略研究,并举办研讨会,合作完成多项研究课题,建立预警机制,搜集分析国内外剃须刀专利发展趋势及相关对手常用策略和竞争手段,寻找到专利战略突破口;四是案发后协会及时召开会长办公会议,统一认识,组织企业联盟,形成合力,聘请"高翔"所资深专利代理人,依法应对,争取主动出击。面对国际强劲对手,剃须刀专利战略从以往被动防御转变为正面主动进攻,体现了温州剃须刀行业运用法律武器,敢于应对、敢于胜利、贵在坚持的团队维权精神。温州剃须刀企业首次成功应诉涉外专利诉讼案,被评为"2005年度温州十大经济事件",由浙江卫视拍摄了题为《温州应诉》专题片,2007年6月,被浙江省知识产权局评为"全省重大涉外知识产权诉讼案例",并予以奖励,同年12月协会应邀参加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与自主创新研讨会,并作典型发言。
(三)打出了产业跨越发展。协会始终坚持引导行业转型升级走创新跨越之路,至今,全市剃须刀行业规模以上骨干企业从十年前9家发展到30余家,成为行业发展主导力量;产业厂区建设不断扩大提升,有16家重点企业投资3.4亿元,征地215亩,在鹿城、瓯海、龙湾三区等地建成20多万平方米的新型厂区;产品从单一剃须刀系列发展到电推剪、电吹风、电烫斗、按摩器等个人护理小家电系列产品;企业年产规模从十年前不足一千万元发展到超亿元至十亿元的龙头企业;企业增长方式从传统型走向公司化、集团化,2007年在业内首家创建了飞科集团,取得跨越发展,凸显出一批注重品牌形象、科技创新的龙头企业领头作用,形成了全国最大的电动剃须刀龙头企业产业集群区。
(四)打造行业协会影响力。坚持按照协会成立之初制定的《行业维权公约》,与之配套的《剃须刀行业(企业)管理制度》和《劳动合同书》范本,作为行业自律准则;坚持立足服务,按照协会制定的"十五"、"十一五"两个行业规划,来指导管理行业发展;坚持努力办好协会"一刊一网",通过建立中国剃须刀网站与三次改版每月会刊,更加丰富行业信息与自身宣传;坚持协会与有关职能部门沟通,开展产业集群调研,反映企业困难与诉求,争取得到政府支持,协会共获得省、市、区各级政府奖励与专项资金43.6万元;坚持弘扬会员社会公益慈善与参政议政责任感,有日峰、丰华、飞科三位会员企业家参加区人大、政协"两会",积极参政议政,成为新时期民营企业代言人。协会共组织会员企业捐赠爱心慈善款202万元,尤其是汶川5.12大地震,会员企业纷纷捐款,飞科集团带头慷概解囊,向地震灾区捐款100万元,捐物20万元,充分展示了剃须刀行业企业家勇担社会责任的良好风范。
回顾历程,温州市剃须刀行业协会与会员企业携手同行,有过艰辛与困惑,有过喜悦与成功,一步一个脚印,走过一段段值得历史记取的风雨岁月。温州市剃须刀行业协会发挥了一个社团组织应有的职责,得到了政府和会员企业的赞誉。协会2002年首批荣获"温州市示范行业协会"和"鹿城区示范产业行业协会"称号,在创建国字号区域品牌活动中,2002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突出贡献行业协会"和"温州市先进社团组织"通报表彰与奖励。2005年被市经贸委评为"温州市工商领域突出贡献行业协会",秘书长任子桓被评为"温州市行业协会先进工作者"和"鹿城区行业协会优秀秘书长"。会长单位力德实业喜获2008年度"浙江省科技型企业"、"鹿城区专利示范企业"。日峰、力德、君得利、美达、光科、安达、小泰山等七家企业2002年被评为温州市轻工百强企业。一、二届会长周国新当选为鹿城区政协常委,荣获"鹿城区劳动模范"。百特电器被评为瓯海区2008年度"纳税大户"、"明星企业"、自营出口先进单位。飞科集团被授予2008年度"瓯海区做大做强突出贡献单位"、"纳税功臣"、"功勋企业"和"2008年度温州市专利示范企业",企业家李丐腾当选为瓯海区政协常委、荣获"2008年度温州市优秀企业家"、"温州十大经济人物"、"改革开放30年影响温州经济30人"、"十大慈善家入围奖"等荣誉。值此温州市剃须刀行业协会成立十周年之际,谨向十年风雨同行的全体会员,向为协会创建和发展做出贡献的首届连任八年的周国新会长和各届副会长、秘书长、理事同仁,向始终支持与关心剃须刀行业发展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展望未来,风雨兼程,任重道远。今年是剃须刀制造业面临严峻考验的一年,也是蕴含重大机遇的一年。协会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必须把推进行业转型升级作为根本出路,必须把弘扬勇于应对、敢于取胜的精神作为克难攻坚的强劲动力,全面提高行业核心竞争力,为推进把温州培植成为全球最大的剃须刀产品集散基地,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要引领全行业清醒认识和把握当前面临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树立发展信心,协力共克时艰,同心协力扎扎实实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二、要引导剃须刀行业整合资源优化升级,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建立行业技术服务中心,不断开发新产品,全面提高产品质量档次。
三、要强化产业配套战略,加强完善产业链,积极同刀网、电机、电池等关键配件制造商开展技术合作,把配套部件和整机产品做优做精。
四、要注重行业队伍综合素质,重视行业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与人才培训,着力路径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服务创新。
五、要加强行业区域品牌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着力形成骨干企业引领、关健技术保障、名牌产品带动的自主创新格局。
六、要引领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