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中国五金制品协会
资讯中心
行业资讯 您的位置: 主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9月外贸增速高位回落进口价格涨幅远超出口
2011-10-14 返回列表

    10 月 13 日 ,海关总署公布数据, 9 月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为 3248.3 亿美元,同比增长 18.9% 。其中出口增长 17.1% ,进口增长 20.9% ,均低于预期。

    "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增速是 24.6% 。 " 海关总署副署长鲁培军认为,总体看来这个数字仍然相对较高,明显快于同期我国 GDP 的增速,同时相比 " 十一五 " 期间我国年均 15.9% 的外贸增速也是不低的。

    但无论是从今年的走向进行观察,还是与去年同期相比, 9 月外贸进出口均呈现高位回落态势。业界分析认为,未来由于国际市场需求趋弱,中国出口增速或持续下行。

    9 月外贸数据低于预期

    相比今年前 8 个月, 9 月外贸数据大大低于业界预期。

    9 月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 3248.3 亿美元,增长 18.9% 。其中出口 1696.7 亿美元,增长 17.1% ;进口 1551.6 亿美元,增长 20.9% ;贸易顺差 145.1 亿美元,收窄 12.4% 。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本月进出口增速相比 7~8 月份呈现高位回落态势,主要原因在于日本地震后,中国出口西方的机电产品被断供,因此出口需求暂时受到压抑;而在日本经济恢复后, 7~8 月份的出口需求便呈现超预期反弹。

    另有分析称, 9 月出口明显低于预期,不仅弱于季节性规律,且增速的下滑幅度亦较大。考虑到订单的影响一般以 3~6 个月为一个周期,二季度末开始下滑的订单指数影响已开始显现。

    不仅仅是 9 月,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速总体也呈现高位回落态势。月度增长速度由 3 月份的 31.5% 回落到 6 月份的 18.5% , 8 月份反弹至 27.1% , 9 月份又回落到 18.9% 。鲁培军认为,这是受国际需求放缓和国内成本上升等因素共同制约所致。

    中金公司报告称,欧美经济近期显著放缓,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又开始抬头,中国 PMI 新出口订单指数虽然在 9 月出现季节性回升,但仍大幅低于历史均值(过去 6 年中 9 月均值为 54.6 ),预示未来数月出口增速可能继续下降,今年四季度的出口将面临更大挑战。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 26774.4 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24.6% 。其中,出口 13922.7 亿美元,增长 22.7% ;进口 12851.7 亿美元,增长 26.7% 。

    尽管各项数据仍能保持在 20% 以上,但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和进口的增幅都比去年同期回落的幅度在 10 个百分点以上。

    对此鲁培军认为, 2009 年,我国外贸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总体大幅下降,导致去年同比基数偏低。而今年则是在去年基础上的自主性增长,增幅相对回落应该说是合理的。

    未来出口局势不容乐观

    与国家大力扶持的进口相比,中国未来出口走势更加令人担心。在外需减少、原材料涨价和人民币升值等负面因素的影响下,很多出口企业几乎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

    以中国鞋都福建莆田为例,统计显示,莆田鞋类出口额持续增长,但出口批次已是负增长。而且,除去成本和人民币升值等因素,莆田出口鞋企的利润微薄,有的甚至亏损。

    莆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轻纺科人员认为,欧美陷入债务危机导致当地民众消费能力萎缩,直接冲击了该市对欧美地区的出口贸易。除了欧美客户退单的情况外,还出现了企业发货后部分客户因消费信心不足而拒收的情况,一些客人还拖欠货款,影响到出口企业的正常收款,给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

    有分析人士评论认为,目前出口面临的主要风险已从进口原材料价格上升,转化为以欧美为首的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施加的压力,主要表现为敦促人民币升值,为中国出口设置各种贸易壁垒等。

    鲁培军也指出,第四季度制约中国外贸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尤其是人民币升值将抑制企业外贸出口增长空间。他还特别提醒说,出口商品结构转型升级步伐缓慢,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都低于总体出口增速,在出口中所占比重有所下滑,这些问题都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但萎缩并不代表恶化,交通银行研究部宏观数据分析师陆志明认为,中国出口产品大部分来自劳动力密集型行业,欧美等国经济的不景气对于中国出口增速的影响有限,未来出口增速将维持缓慢下行的态势。

    输入型通胀压力加大

    据海关进出口监测预警系统预测,今年中国出口预计增长 18% 左右,进口增长 21% 左右;全年贸易顺差大约是 1700 亿美元,略低于 2010 年或者基本持平。

    今年单月进口增速高于单月出口增速,除国家扩大进口的政策引导外,输入型通胀压力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据统计,国际市场的原油、铁矿砂、成品油的价格今年同比分别上涨了 37.5% 、 36.9% 和 28.5% 。

    从海关统计的全国重点商品进口量值表来看,今年前 9 个月,我国 18 项重点进口商品的进口量均有所下降,但进口总额却仅有氧化铝一项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举例来说,我国今年前 9 个月进口成品油数量比去年同期增加 13.6% ,但进口额却同比增加了 52.4% ;前 9 个月我国进口谷物及谷物粉数量比去年大幅减少 28.2% ,但进口额增加了 6.1% 。

    "今年前 9 个月进口价格涨幅明显快于出口价格涨幅,输入型通胀压力较大,贸易条件有所恶化。"鲁培军说,前三季度出口价格同比上涨 9.9% ,进口价格同比上涨 14.8% ,贸易条件指数为 95.7% ,这意味着进口同样数量的商品,需要多出口 4.3% 的商品。

    进口相比出口维持强势,这一定程度上有益于缩减我国的贸易顺差。交行报告指出, 9 月贸易顺差继续回落的主要原因是进口规模降幅小于出口。 8 月到 9 月,进口规模仅下降 4 亿美元,而出口规模则下降 36.4 亿美元,因此贸易顺差比 8 月回落 32.4 亿美元。

    整个前三季度的情况也是如此,由于我国进口增速高出出口增速 4 个百分点,我国外贸顺差同比收窄 10.6% ,减少 127 亿美元,贸易顺差与外贸总值的比值为 4% ,同比降低 1.6 个百分点。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认为,未来数月顺差仍将维持,但全年顺差将低于去年,人民币仍面临升值压力,但由于汇率大幅波动对国内经济冲击的不确定性,人民币不太可能对一篮子货币大幅升值。


    二维码
    电话:010-67770641 传真:010-67774414 邮箱:sujingg@126.com 投稿邮箱:zhangchuan1991@163.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16号百子园5号楼C座903
    Copyright © 中国五金制品协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 京ICP备150324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9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