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中国五金制品协会
资讯中心
政策法规 您的位置: 主页 > 资讯中心 > 政策法规
我国钢铁产业振兴计划的政策要点
2009-02-12 返回列表
     自2008年初到12月初,中国经济总基调已经出现了4次较大的变更,从年初的双防(防通胀和经济过热)到年中的"一保一控"(保增长和控通胀),到9月份的"全面保增长",以及11月的"保增长、扩内需"。未来一年,这种基调被转承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上来。

  "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是2009年宏观调控的目的,而与此相应的是各类经济政策的修正和调整。最先改变的是投资政策的调整。11月10日,国务院公布了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4万亿人民币财政刺激方案,此方案被国人称之"投资十条"。在12月8日召开的经济会议上讨论旨在扩大居民收入、全面刺激国内消费的方案,业内称其为"消费十条"。

  具体到钢铁行业,已经被国务院列为产业振兴计划九大行业之一。相关的产业振兴计划估计将在年内公布。根据目前透露出来的信息,钢铁产业振兴计划的政策着力点主要有如下几点:

  1)建议实施钢材商业收储计划,以稳定市场,同时增加商业储备力度。目前,具体细节仍在敲定。业内人士表示,要进行商业储备,需要国家在贷款、贴息等方面进行支持。这是在以前的政策中从来没有过,一旦国家实施此项政策,部分恢复计划经济时代的钢材储备制度,将在目前的钢材消费环节上成立新的"蓄水池",吸纳钢厂和社会库存,成为钢材市场运行的"定海神针",对09年的钢材价格运行起到强力支撑作用。根据中钢协最新的数字,我国今年实际的产量可能是4.8亿-4.9亿吨。中国海关12月11日快报显示,我国前11个月共出口钢材5606万吨,而国内每年用于加工贸易的钢材约有700万吨。据此认为,收储应该有1500万吨的量,投入的资金在100亿-150亿元左右。虽然近期又否认有国家收储的政策,但是各个地方政府钢材商业收储计划反应积极,纷纷着手准备投入资金扶持钢铁行业.

  2)大力推进钢材出口,包括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和"以产顶进"的政策的恢复已经被编列进产业振兴计划。据悉,降低或取消部分出口钢材品种的税收是当天的议题之一。此外,钢协还建议中国企业用国内钢材做加工贸易,享受采用进口钢材的同等待遇,即减免17%的所得税,促进出口。从1998年至2005年7月,中国钢铁企业曾经享有这一税收优惠。此后,出于控制高耗能产品出口的考虑,取消了这一政策优惠。据钢协统计,目前每年国内用于加工贸易的钢材大约有700万吨。

  3)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提高产业集中度。2006年6月,国家发改委联合七部委发文要求到2010年淘汰3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20吨及以下转炉和电炉装备。此次这一标准将大幅度提高,500立方米以上都有可能。据中国钢协的统计,中国钢铁行业的落后产能大约占到行业全部产能的40%。这些产量主要来自一些设备落后、耗能高、污染高的小钢厂。按照去年中国钢铁产量4.9亿吨计算,这些小钢厂在2007年为市场提供了大约1.9亿吨的产量。这些产量的淘汰自然为高端产品的销售让出了空间。此外,钢协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借此机会,出台企业跨区域、跨所有制重组政策,以破除长期以来钢铁行业重组的体制性障碍。钢协目前已经提出了详细的有关解决上述问题的政策建议,包括利益分配的大致比例、地方和中央收益的分配等。

  2009年线材市场走势展望

  一是市场需求的刚性强度不会减弱。最近以来,我国为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连续出台拉动内需、保经济增长的一系列宏观控制政策和措施。诸如4万亿投资规模,主要用于关系到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各地政府也纷纷宣布大规模投资计划。据统计,目前各省市的投资总额已经超过18万亿,而这些投资主要投向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港口、机场、保障性住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等等,对螺纹钢、线材等建筑钢材需求很大,如随着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的措施,今后三年每年新增130万套经适房,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争取用3年时间基本解决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及棚户区改造问题。这将是2009年国内线材市场平稳向好的最大的内在支撑动力。

  二是市场可供资源增多。从国内线材市场可供资源变化情况来看,2009年的投放市场资源将比2008年有所上升。2008年下半年,由于国内钢材市场风云突变,形势急转直下,价格急剧下降,达到非理性的暴跌程度,众多钢厂面临销售不畅,库存积压,亏损经营的严峻形势,在这种状况下,不少钢厂主动减产限产甚至停产,螺纹钢、线材产量明显减少,其中8、9月份,线材产量大幅下降,1-9月份的钢筋、线材产量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17.55%和12.9%。但进入11月份,在国家出台拉动内需、力保经济增长的利好政策导向下,线材市场持续疲软、低迷的运行态势逐渐得到改变,价格止跌反弹,从而刺激一批中小型钢厂纷纷恢复生产,并将产能向建筑钢材倾斜,。如11月份,。11月份线材产量为600.41万吨,较10月份增产30余万吨。目前,一些钢厂正在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预见在2009年一季度,线材市场供应量将会明显增多。进入2009年下半年,随着内需拉动,开工项目的刚性需求,继续刺激钢厂的产能释放。由此来看,2009年国内的线材资源供应量也将增加。

  三是生产成本上升的动力有限。2009年,钢铁原料市场价格不可能出现2008年那样大幅上涨的局面,特别是铁矿石价格绝对不会像2008年这样非理性的暴涨。相反,2009年国际市场的铁矿石价格将明显下降。此外,油价也大幅下降,目前国际油价暴跌,前期已直逼每桶35美元。国内市场的焦炭、矿石、废钢等钢铁原料价格尽管有些上扬,但幅度有限,决不可能像2008年这样屡创历史新高。因而,2009年的线材的生产成本压力不大,不存在"高成本"的状况,成本推动的动力减弱,很难形成"高成本"带来"高价位"的市场运行局面。

  四是线材出口形势不容乐观。由于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速明显减弱,对钢材需求下降,影响我国钢材出口。因此,2009年的线材出口势头不会很好,面临形势严峻。据最新统计,11月份我国线材出口量为10.9万吨,日均出口量较10月份下降62.04%。不过,从12月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传递的信息来看,国家高层正在研究部署搞活流通扩大消费和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其中加大出口产品的退税对钢铁需求增加,以及钢材直接、简接出口都是一大利好,预测2009年下半年钢材出口情况有可能好转。

  鉴于上述这利好因素和不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2009年国内建筑钢材的基本运行趋势:国家拉动内需,确保GDP的增长,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建筑钢材市场需求的主力军;各地众多开工项目的刚性需求,对后期建筑钢材市场走稳具有强劲的支撑动力;而生产成本上升的压力减轻,钢厂出厂价格维持合理的水平,市场价格将围绕行业平均成本范围内平稳运行,暴涨暴跌的现象不可能再现。


    二维码
    电话:010-67770641 传真:010-67774414 邮箱:sujingg@126.com 投稿邮箱:zhangchuan1991@163.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16号百子园5号楼C座903
    Copyright © 中国五金制品协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 京ICP备150324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9836